索 引 号:
信息分类: 新荣要闻
发布机构:
发布日期: 2025-10-22
标题: 党建领航协同共建 “四轮驱动”加速共治
文号:
时效:

党建领航协同共建 “四轮驱动”加速共治
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来源:新荣零距离
| | | |

近年来,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坚持党建引领,全面推行“社区治理+民生实事+共建共治”深度融合,以“阵地夯实、网格优化、队伍高质、运转高效”四轮驱动,加速推进社区高质量共建共治,为广大居民提供贴心、暖心、舒心的服务,形成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、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,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以“基”为本筑牢基层治理“主心骨”

新荣区坚持以“服务居民、凝聚人心、优化治理”为宗旨,建立健全“服务阵地、制度机制、保障激励”三个体系,切实提升社区网格治理能力和效率。

夯阵地暖心。按照“办公面积最小化、服务功能最大化、群众体验亲民化”原则,整合利用机关企业办公用房、小区物业用房、闲置房屋以及各类服务型场所等资源,通过租用改建、联合共建等方式,建设11个小区党群服务站,确保网格服务有阵地、群众办事有去处。党群服务站设置了党群活动、议事协商、便民服务、矛盾调解等功能,为居民提供针对性、精准化服务。位于主要街道路口的文苑小区党群服务站,为环卫、交警和接送学生家长提供多样化服务,帮助8位家长解决学生放学临时托管等问题。

建机制提效。聚焦网格服务群众“前沿阵地”的功能定位,通过梳理相关法规文件、结合实际筛选归并、部门联动会商、征求“老网格员”和居民意见、上报备案等程序,编制形成了涵盖日常巡查、走访入户、宣传政策、便民服务、调解纠纷等5个方面19项网格事项清单。同时,完善小区党组织书记、网格员等工作人员职责,建立健全网格事项准入和信息收集处置、内外协同联动、网格员评价考核的“1+3”制度体系,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,确保网格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。

强激励保质。将社区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,全力保障每个社区每年15万元的运转经费;为每个小区党支部配套2万元党群服务站建设经费;列出部分党费用于支持小区党群服务站提档升级;推选4名优秀社区工作者为“两代表一委员”;将18名优秀网格员纳入社区“两委”后备力量进行培养;将社区工作者列入各类培训班范围,分批次组织参加心理健康、应急处置、矛盾调解、技能提升等方面培训6场,努力为网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,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。

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社区工作者在党群服务站与环卫工人沟通交流。

以“优”为先织就基层治理“一张网”

新荣区按照“规模适度、界限清晰、无缝覆盖、便于管理服务”的原则,结合工作实际,进一步有效整合资源,推动网格划分更加科学、合理,管理服务更加便利、高效。

“四维”测评定网格。对辖区内人员、场所等开展实地摸排,做到居住人员结构、小区楼栋分布、平房街巷路线、单位商户数量“四清”。建立“四维”测评体系,对网格内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,依据区域范围、人口密度、特殊群体、场所建筑等要素,综合居住相对分散的老旧小区、独栋楼和平房区域,综合地域面积、服务对象、管理难度等情况,以常住户300—500户的若干楼栋为单位划分网格,将5个社区的31个网格调整为27个,让网格规模更加规范合理。

立足管理划界限。综合考虑平时工作和应急处置等情况,明确物理和管理“两个边界”,以道路、街巷、围墙、楼栋、出入口等明显标识位置和走向作为划分网格的基本界线,消除网格划分的模糊地带,同时还兼顾居民的生活习惯、日常活动范围、邻里关系等现状,既纠正了网格边界交叉、区域不连贯的问题,又顾及了居民已有的网格认同感和管理体系,避免了“交叉管”“重复建”的现象,方便了小区网格治理。

综合统筹盯重点。全面梳理社区内的居住场所、办公场所、经营场所等建筑布局以及公共区域,重点排查楼宇之间、小区交界处、城乡结合部的零散楼栋平房、临街商铺、街巷边缘等容易被忽略的区域,进行归类、归片划分,确保每一个区域都有明确归属的网格。对街巷两边公共设施、边缘地带闲置空地以及存在争议的区域,通过与相关部门、社区居民协商界定,明确管理责任,消除管理空白点。

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社区工作者入户征询居民群众意见与服务需求。

以“聚”为力锻造基层治理“排头兵”

新荣区围绕建立党建引领下的“多元参与、共建共治”管理服务体系,建强“两委”干部、网格员、综合服务三支基本队伍,强化网格工作力量。

选好“领头雁”。采取推选、下派、兼任3种方式,优先从社区“两委”成员、社区工作者、网格员,以及包联网格乡镇干部、热心居民中的优秀党员中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,构建“党支部书记一线发现收集事项、小区党支部研究提出解决方案、社区党总支集体决议重大问题”的组织领导体系,切实把党的领导延伸至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。结合“双报到双服务”机制,975名机关党员下沉小区开展普法宣传、文明劝导、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,推动党员在居住地亮身份、践承诺、作表率。

充实网格员。将27名专职网格员中符合条件的,择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,由社区统一管理,打破各类网格队伍各自为政的局面,推动“多网合一”。从社区“两委”成员、社区助理、在职党员、居民党员骨干中选拔12名兼职网格员,为“地域面积大、常住户超过400户、特殊群体占比多”的网格补充工作力量,进一步形成了专兼结合、优势互补的网格员队伍体系。社区工作者50%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走访群众,全面推行“一窗式受理、全科式服务”,先后为居民群众提供上门服务688次,助力邻里关系和谐,提升居民幸福指数。

建强服务队。聚焦网格管理服务的公共事项,组织城管、消防、电力、自来水、环卫等7个部门,选派50余名业务骨干下沉到社区网格,为网格提供政策指导、业务培训和工作支持,协助解决各类问题,积极推动“网格吹哨、部门联动”工作机制。在每个小区党支部公开相关单位的片区联系人信息,明确责任区域,强化信息互通和工作互助,及时反馈和处置相关问题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”。针对居民反映的“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车辆占道停放、人车混行”等隐患问题,与网格内公安部门联系人联动,联合校园保安、学校教师组建“护学岗”,累计提供服务11次。开展“网格吹哨、部门联动”工作以来,共调解邻里矛盾76件、宣传政策6次,开展安全宣讲2场、司法援助2次,构建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无缝隙、全覆盖”网络。

以“合”为能探索基层治理“新模式”

新荣区委把小区治理作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,探索创新治理模式,逐步构建了“社区党总支统筹调度、派驻单位协同配合、小区党支部一线指挥、网格组织吹哨派单”的一体推进、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。依托区位优势,建立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,以网格党组织为发起点,辖区居民、区直单位、物业公司、离退休老干部群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,“手拉手”结对共建,打造“小区党建共同体”,充分发挥小区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作用。

同时,以小区党群服务站为阵地,推行“1341”快速反应机制,即小区党群服务站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,15分钟内到达现场,普通问题30分钟内解决,复杂问题4小时内解决,特殊重大问题1天内形成解决方案,以“党员带群众、干部带居民、物业共治理”的方式,更好地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,群众办事时长缩短30%以上。

今年以来,小区党群服务站共开展爱心助老志愿服务活动15次,开展家庭保洁、起居照料、饮食照料等“微服务”248次,调解物业纠纷45起,解决部分老旧小区私搭乱建等难题28件,以精细化服务助力精准化管理。联合新荣区医疗集团和新荣区德安康养中心,选择有爱心的医护人员和党员志愿者,成立家庭病床服务队,为小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,定期为患有常见病、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疾病诊治、健康科普、保健康复等多项上门服务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
相关政策
相关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