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花功夫“绣”出城市新画卷——新荣区以精细化管理打造宜居幸福文明城
在新荣区的城镇街道上,活跃着一群特殊的“找茬”人——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,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每一处市政设施,从路面平整度到路灯亮度,从绿植生长状态到井盖安全性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他们就是新荣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。他们以“绣花”功夫深耕区址管理,让区址颜值持续提升,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擦亮城镇“脸面”颜值气质双提升
“现在街道干净得能反光,连垃圾桶都像新的一样!”家住府西街的王先生坦言,如今的新荣区让人眼前一亮。这背后,是区市政中心在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上的硬核举措。在日常保洁中,区市政中心推进环卫保洁规范化,针对主次干道清扫盲区死角问题,推行“机械+人工”立体化作业模式,通过高压冲洗、机械清扫、人工保洁,实现辖区公共区域机械化作业全覆盖。天气回暖时启动“城市清洗”行动,错峰错时对城市道路及果皮箱、马路隔离栏、公交站亭等进行大冲洗大擦洗,清除冬季积尘积污,实现“物显真容”。
公厕作为城市文明的“窗口”,更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。区市政中心严格执行“六净六无”标准,即地面、蹲位、隔板、尿池、墙壁、门窗洁净,无烟蒂、无纸屑、无粪便堆积、无尿碱、无积尘蛛网、基本无臭味,随脏随清理,并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消杀频次,让“方便之处”更方便。
畅通地下“血管”破解积水难题
“以前下雨怕出门,现在下雨敢遛弯!”居民吴女士的感慨,道出了排水设施改善带来的变化。为保障雨季排水畅通,区市政中心每年提前对雨水篦子、雨污水井盖及管网进行“拉网式”排查,采用人工清掏与高压清洗车冲洗相结合的方式,清除管道内的淤泥和堵塞物。截至目前,累计疏通管道605米,完成830个收水口、24座检查井的整修与清淤,彻底解决了以往雨天路面积水的顽疾。同时,区市政中心坚持“小井盖、大民生”理念,对全区井盖进行常态化巡查维修,筑牢群众“脚下安全”防线。
点亮夜间“灯火”守护出行安全
“以前巷子黑,晚上不敢独自回家,现在路灯亮堂堂的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平房区居民张阿姨的话,道出了路灯维修工程的民生温度。为解决“缺灯”“暗灯”问题,建立“一灯一档”管理体系。通过“白+黑”巡查机制,维修人员可根据市民反馈的铭牌信息,第一时间定位故障路灯并抢修,确保主次干道装灯率、亮灯率、设施完好率均达标。经统计,今年出动19次路灯维修车辆,维修路灯46个,更换电缆110多米。如今,夜幕下的新荣区,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,更照暖了群众的心。
修缮街道“台阶”筑牢出行基石
近日,区市政管理中心响应区委区政府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求,针对老旧街道台阶破损、松动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。此次行动重点修缮长城东西街、府东街、府西街、迎宾桥沿街的破损台阶及便道面包砖。此次修缮将消除安全隐患,优化居民出行环境,切实解决了群众“抬脚难”“落脚险”的问题,让每一级台阶都成为守护民生的“安全梯”。
焕新公园“颜值”打造休闲乐园
作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,明川公园的修缮升级成为区市政中心精细化管理的又一亮点。针对公园设施老化、景观单一等问题,开展系统性改造:通过清运100立方杂土垃圾、拆除旧设施释放空间、铺设面包砖和新建便道优化路径、处理深坑消除隐患等,让场地整洁有序。同时新增4个健身器材、8个长条椅凳,粉刷凉亭长廊,提升居民游园获得感,让基础设施“旧貌换新颜”;在绿化景观提升上,补栽各季适宜生存苗木,让公园四季有景、步步皆画。让公园白天可赏景、夜晚能散步,成为居民家门口的“幸福驿站”。
从洁净的街道到畅通的排水,从明亮的路灯到葱郁的绿植,新荣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以“满街跑”的坚守和“鸡蛋里挑骨头”的较真,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城市肌理,让区址更宜居、群众更舒心。如今的新荣区,正以崭新的面貌,书写着城市管理的民生答卷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